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经营和市场表现情况分析报告-网络赌钱app下载

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经营和市场表现情况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4-06-26 作者:周凌云 吕思维 信息来源:国新投资 字体: 【 】

2024年以来,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延续了2023年跑赢全市场的趋势,本文在对其经营和市场表现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经济基本面、增量资金流动性等维度分析了造成这一表现的原因。同时,央企上市公司需关注以下问题:当前央企产业布局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国九条”利好低波动和相对稳健的央企,但对小微盘央企冲击较大;央企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相匹配等。

2024年以来,在市值管理纳入考核的推动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央企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较好且关注度提高。2024年4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九条’”),旨在以强监管防风险为主要抓手推动资本市场形成良好的生态,而经营稳健且波动较低的央企上市公司也将从中受益。截至2024年4月末,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披露完毕,本文对央企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市场表现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今后一段时间央企上市公司需要关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等进行概括总结。


一、央企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截至2024年4月30日,a股央企上市公司共384家,总市值为14.99万亿元,占全部a股市值(77.93万亿元)的19.23%,相比2023年末17.31%的占比提升了1.92个百分点。前五大市值的央企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石油石化、银行、煤炭和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占比为28.51%。


二、央企上市公司表现及原因剖析

(一)央企上市公司表现

经营表现方面,虽有超半数央企上市公司实现了三利协同,但净资产收益率下滑较为明显。营收方面,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39%和2.72%,领先全市场0.51和3.83个百分点;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37%和2.16%,领先全市场4.65和6.55个百分点,无论是营收还是归母净利润,央企均表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三利协同方面,2023年全年共有207家央企上市公司实现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协同增长,占比为53.91%,而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三利协同的央企上市公司数量上升至213家,占比为55.47%。然而,经营表现内部分化明显。2023年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且2024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增长的行业有通信、公用事业、环保和建筑装饰业。与此同时,营收、净利润2023年双降,且2024年第一季度继续双降的行业包括煤炭、钢铁、基础化工、建筑材料、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和计算机业。

净资产收益率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央企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速为9.07%,领先全市场0.88个百分点,相较2023年全年下降0.20个百分点。从杜邦分析结果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央企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相比2023年全年基本持平,而表征产能周转率的资产周转率下行至48.08%,构成净资产收益率下滑的主要拖累,背后或许反映出央企依然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现实挑战。分红方面,2023年央企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和股利支付率分别为3.47%和47.88%,相较2018~2022年的均值水平提升了0.60和10.29个百分点。其中,煤炭、石油石化和银行等行业2023年股息率均在5%以上,家用电器、传媒、轻工制造、电子和国防军工的股息率相对较低;股息率提升较大的板块是中游制造、交通运输、可选消费等行业。

市场表现方面,剔除2024年新上市央企,按照可比口径回溯,a股央企上市公司总体上涨10.64%,好于全市场10.26个百分点。行业层面上,央企中石油石化、煤炭、银行和有色金属行业表现居前,2024年以来分别上涨33.52%、27.79%、23.33%和16.36%,分别优于全行业6.71、12.27、6.76和4.26个百分点;国防军工、计算机和地产行业下跌3.54%、9.56%和10.53%,但分别优于全行业3.68、3.72和0.64个百分点。电子、家电和食品饮料行业2024年以来下跌10.10%、26.38%和30.16%,且分别弱于全行业0.95、42.63和30.52个百分点。

估值方面,央企上市公司市盈率为15.40倍,相比2023年末上升11.68%,但相比全市场17.13倍的估值水平低10.10%;央企上市公司市净率为1.35倍,相比2023年末上升2.23%,和全市场基本持平,但科技类央企上市公司估值相比全行业仍然明显低估。例如,电子、通信、医药生物和国防军工等科技类行业的市净率分别较全行业低17.33%、14.26%、12.61%和5.75%。

(二)原因剖析

整体来看,2024年以来央企保持了2023年跑赢市场的趋势,在经济基本面恢复强度仍弱、市场增量资金有限的市场环境下,央企的盈利韧性和高股息属性凸显配置价值。一方面,受年初市场对于联储降息释放流动性预期落空、指数连续下跌加剧资金恐慌情绪以及经济数据略低于预期的影响,市场大幅下挫,而央企得益于经营业绩稳健、股息率高等特性较为抗跌;另一方面,2024年第一季度是年报集中披露期,市场风险偏好下行,资金寻求防御与确定性,叠加新“国九条”政策利好优质核心资产,市场对央企配置意愿进一步提升。

分结构来看,一方面,在名义gdp增速持续低于实际gdp增速,且量与价持续出现背离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高的背景下,石油石化、煤炭及银行板块受益于自身稳健现金流、高股息和低估值的特性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同时,受益于海外央行持续购金且再通胀预期抬升、供给偏紧,金铜价格强势上涨,有色金属行业表现亮眼。另一方面,跌幅靠前的房地产、家用电器和食品饮料等行业多为顺周期行业,受房地产行业持续深度调整、微观主体预期偏弱和信心不足等影响较大。央企在军工、计算机、通信板块的表现强于全行业,主要是因为在行业景气度未见明显上行的背景下,央企经营稳健且订单保障能力更强。


三、央企上市公司需要关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

第一,央企产业布局仍以传统行业为主,资本市场尚未成为央企推动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产业布局上,前20大央企上市公司战新产业占比仅略超三成,而美国前20大上市公司的战新产业占比高达八成。美股以科技为主的上市公司结构成为助推其上涨的核心动力,也进一步拉大了中美股市的差距。目前,美国前20大上市公司总市值是全部a股市值的6.93倍,较2019年末的4.32倍显著扩大。融资功能上,超过两成的科技类央企自上市以来未进行过股权再融资,未能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为其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但从融资特点来看,科技型央企技术迭代快、资金消耗大且轻资产运行,作为直接融资主渠道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无疑与其最具“适配性”,而且能够为其承担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试错成本,并通过科学、灵活与高效的制度设计和机制建设真正做到容忍失败,更好地赋能央企科技创新。

第二,新“国九条”利好低波动和相对稳健的央企,同时对小微盘央企冲击较大。新“国九条”以强监管、防风险和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将推动资本市场形成更良好的生态,特别是提倡分红鼓励价值投资导向背景下,市场机构对央企的配置意愿有望提升。ipo门槛提升一方面使得央企ipo节奏明显放缓,另一方面也将加速龙头央企聚焦主责主业进行并购整合的步伐。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央企上市公司都能从新“国九条”中受益。退市新规、削减“壳”资源价值加速小微盘股的估值中枢下移,也同样对小微盘央企构成威胁。目前,仍有66家央企上市公司的a股市值不足50亿元且其中近一半都是科技类央企,这部分央企上市公司虽然自身的研发投入需求很大,但受限于盘子小、市场关注度低等因素影响仍较难利用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

第三,央企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相匹配,市场缺少投资央企的长期战略力量。384家央企上市公司中有53家“破净”,占比为13.80%,比全市场高4.14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建筑装饰、钢铁、非银金融、房地产和交通运输等行业。这些央企大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顶梁柱”、维护国家安全的“压舱石”,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资本市场却未能被给予相匹配的估值水平。同时,当前部分市场投资者一提到央企上市公司就只会想到“三桶油”、运营商等,除上述领域外的其他央企上市公司少有布局。这类刻板印象使得市场整体对央企的配置意愿并不高,投资者结构非常不稳定,缺少真正陪伴央企成长的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这一现象背后事实上反映了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仍然是照搬了西方金融理论和体系,既不符合资本市场政治性、人民性的要求,也不适用于建设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内在要求,进而造成了资本市场表现与国民经济地位不匹配。事实上,如果能够将央企的功能价值等纳入估值体系,使其更加公允客观地反映央企多维度的价值贡献,引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切实有效地加强战略性力量,央企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水平才能与其战略地位相匹配,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才能更好发挥。

第四,央企上市公司未来市场表现展望。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仍然面临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等问题。不过,积极因素仍在累积,特别是政策加码带动预期修复延续。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坚持乘势而上,避免政策前紧后松”,近期房地产相关政策出现积极变化,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定调和宏观政策的落地有利于改善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对指数构成底部支撑。同时,在外需相对偏强的背景下,出口链行业和全球定价的资源品行业内的央企上市公司仍然具备比较优势。高股息资产在风险偏好改善阶段的表现可能相对平淡,但中期仍具备配置价值,特别是新“国九条”提倡分红的政策导向下,建议关注具备提升分红潜力的央企投资标的。


注释

〔1〕 如无特殊说明,下文统计时间均为2024年4月30日。


免责声明

本文的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文章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不负责。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新资讯,且不得对文章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往期推荐
国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网络赌钱app下载的版权所有       
联系网络赌钱app下载| 法律声明
国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网络赌钱app下载的版权所有

联系网络赌钱app下载| 法律声明

微信

小程序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6-26 15:40:28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