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回升,展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对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而言,当前宏观形势和经济政策挑战与机遇并存,可重点关注以下四方面工作:围绕国之所需重点攻坚,发挥运营公司核心功能;加强重点政策研判,寻求运营业务新突破;落实国家创新战略,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用好资本市场发展机遇,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和效益。
2023年以来,全球经济下行势头有所放缓,货币政策紧缩步伐减慢,但发达经济体银行业风险持续存在,新兴经济体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加大。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矛盾交织叠加,经济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
一、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
(一)全球经济形势
全球经济下行势头有所放缓。5月以来,主要经济体通胀持续回落,全球经济有所改善,联合国将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预测的1.9%上调至2.3%,世界银行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由年初的1.7%上调至2.1%。
全球货币政策紧缩步伐减慢。受通胀见顶并逐步回落影响,美欧放缓加息步伐,日本央行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变,韩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国家暂停加息。下半年,全球服务业进一步向上的空间有限,制造业受全球产业链结构性调整、美欧经济下行和大宗商品价格因素影响,可能持续处于低迷状态,全球经济仍面临较大压力。
发达经济体银行业风险仍然存在,新兴经济体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加大。在监管机构采取系列稳定措施下,欧美银行业流动性风险暂时得到缓解,但考虑到美国部分中小银行仍有较大的账面投资亏损,未来在美联储持续高利率的环境下,部分中小银行仍可能爆发流动性危机。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随着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部分脆弱经济体将持续面临资本外流、汇率贬值和外汇储备下滑等问题,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将放大,并对相关国家经济增长带来较大冲击。
(二)国内经济形势
2023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5%,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6.3%,增幅有所扩大。从经济结构来看,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内需拉动经济的特征更加明显,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
1.服务业是推动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
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202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2022年以工业推动为主,转为服务业和工业共同推动,上半年服务业对gdp的累计贡献率为66.1%,高于2022年全年贡献率22.5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动能有所增强,但增速仍落后于gdp整体增速。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从需求拉动看,当前内外需求对工业生产的支撑有所分化。内需中消费态势逐步修复向好,基建投资有韧性,带动工业生产走强,但外需走弱和房地产建安投资深跌对工业生产形成拖累。从工业企业效益来看,企业盈利尚未走出下行通道,但下降幅度逐步缩小,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6.8%,降幅较前5个月收窄2.0个百分点。下半年,基建产业链高景气支撑、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向好发展以及创新发展动力不断增长,都将对工业生产形成正向拉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带动服务业整体维持中高速增长。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较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积极向好,在清明、五一、端午等节日效应带动下,旅游出行、电影票房等线下消费较为活跃, 6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同比增长92.6%,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餐饮等行业维持较高景气。服务业新动能引领作用显著,6月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及以上高位景气区间。下半年,房地产政策适时优化调整将有效改善行业供求结构,服务类消费的快速恢复将带动有效供给的快速增长,住宿餐饮、出行旅游、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带动服务业修复动能加速释放。
2.内需拉动经济的特征更加明显
2023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居民消费稳步扩大,经济增长由2022年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转为以消费和投资拉动为主,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7.2%,与2022年全年贡献率相比明显提升,为推动经济恢复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消费恢复明显提速,但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增加2.4个百分点。服务消费恢复快于商品消费,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2.7%,明显快于全部消费支出增速。耐用品消费有所改善,在2022年购置税减半政策发力基数高企的情况下,上半年汽车类零售总额仍增长6.8%,通讯器材、家电等可选耐用品消费也较2022年明显改善。但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有待改善,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4.5%,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收入感受指数为49.7%,较一季度下降1.0个百分点。下半年,随着整体收入增速的常态化增长和预期改善,消费修复动能整体将趋于回升,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和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将继续处于较快增长状态,并成为拉动下半年消费增长的重要
力量。
固定资产投资动能边际走弱,房地产开发投资是主要拖累因素。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较一季度下降1.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扩大是主要下拉因素,基础设施投资持续中高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展现一定韧性,显示宏观政策稳增长力度增大。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持续扩大,上半年累计下降7.9%,为近半年以来最大降幅,其背后原因一方面在于房企资金压力较大,6月房企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1.5%,其中在销售走弱影响下定金和预收款同比下降19.4%;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多数城市的项目动态去化率不佳,房企出于顺周期的考虑,减少拿地和开工,更关注存量货值的去化。基础设施投资有效支撑投资需求平稳增长,上半年交通运输类投资提速,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2%。2023年以来各级政府主要围绕“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工程,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突出补短板、强弱项、重配套,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向好。制造业投资展现韧性,上半年同比增长6.0%。受需求修复、生产回暖及低库存等因素综合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医药产业链和信息产业链等相关行业资本开支明显扩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6.8%、14.2%。下半年,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带动房地产投资降幅缩小;基础设施投资在稳增长政策加码显效、新增专项债加速下有望继续支撑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实现高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在行业景气度稳步修复、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引导作用持续发挥作用下,预计仍将保持一定增长韧性。
高基数叠加外需走弱,出口继续下探。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海外需求不振、电子信息行业周期性下行等因素影响下,我国货物出口总额累计同比下降3.2%(按美元计),降幅较一季度扩大1.7个百分点。占总出口比重五成以上的机电产品出口额由增转降,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金额累计同比下降0.8%,电子产品延续低位运行,集成电路、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累计同比分别下降17.7%、14.8%、24.3%。下半年,欧美等发达国家贸易需求回落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但我国贸易结构将持续优化,出口“新三样”快速增长,“一带一路”、rcep、东盟等多边贸易平台和机制有望给出口带来新的稳定增长。
3.cpi同比持平,ppi同比创七年来最大降幅
受猪肉价格下跌、成品油价格回落、工业消费与服务价格放缓等因素影响,6月我国cpi继续回落,同比从0.2%回落至0。受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及2022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ppi同比从-4.6%进一步下滑至-5.4%,创2016年1月以来最大降幅。下半年,我国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随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弥合,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的高基数效应将明显减弱,8月后cpi有望开始逐步上行,预计2023年内物价水平先降后升,全年cpi走势呈u型,ppi同比降幅将逐步收窄。
二、下半年政策动向及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影响
(一)下半年政策动向
为实现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近期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密集谋划新一轮稳增长政策,以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以下简称“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第一,政治局会议提出“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政治局会议通稿在分析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强调扩大国内需求,其中提振消费被置于首位。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增加居民收入,从需求端提振消费,同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供给促进消费,近日相关部门也发布了促进汽车消费和电子产品消费等文件,其他政策也陆续出台,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将逐渐显现。对于投资端,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促进民间投资和外贸外资基本盘,在上半年专项债发行进度较慢情况下,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
第二,政治局会议提出“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盘活改造各类闲置房产。”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地产大周期已过的背景下,需求持续下滑或是长期形势。在新形势下,部分地区过往防止地产过热的调控政策可因城施策、适时调整优化,满足居民真实住房需求。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有望从供需两方面刺激房地产市场。
第三,政治局会议提出“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推动平台企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7月,李强总理两度主持召开座谈会,明确提出“在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上下更大功夫”“加大研发投入,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等,本次政治局会议则重点突出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等,延续强调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转型信号明显。当前,国务院国资委正进一步部署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第四,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最近三次政治局会议通稿均未提及资本市场,此次积极表态,表明对资本市场活跃和投资信心关注度边际提升,可能改变上半年以来股价与基本面背离的走势,改善市场悲观预期。下半年,加强投资端建设、完善私募基金规则体系、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等活跃市场的制度规则有望陆续出台,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有望进一步完善,带动市场主体信心回升,市场直接融资比例有望提高。
第五,政治局会议提出“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近年来,新增隐性债务、化债不实时有发生,部分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一些市县偿债能力弱、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2023年以来问题尤其突出。政治局会议从增量和存量角度,更加强调一揽子化债方案,这是基于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债务和金融风险交织特征提出的系统性、综合性网络赌钱app下载的解决方案。预计下半年针对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的政策会加速出台。
第六,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相较于4月政治局会议提及的“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本次会议对稳就业重视度及紧迫性进一步提升。二季度以来,央地稳就业措施已加快推出,包括:稳定和扩大就业容量、支持国企扩大招聘、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培训等政策支持,后续稳就业重点或在于推进现有政策落地,针对重点人群进一步加强支持力度。
(二)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影响分析
对于运营公司而言,当前宏观形势和经济政策挑战与机遇并存,可重点关注以下方面工作。
第一,围绕国之所需重点攻坚,发挥运营公司核心功能。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切实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围绕国之所需,聚焦重点攻坚,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资委举办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研讨班强调,要聚焦增强国有经济主导和战略支撑作用,坚定当好经济增长的顶梁柱、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维护安全的压舱石、共同富裕的支撑者,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运营公司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承担重要功能,需要更加聚焦服务央企为本位,积极发挥运营公司作用,助力产业央企更好发挥“三个作用”。
第二,加强重点政策研判,寻求运营业务新突破。政治局会议内容丰富,其中存量资产盘活、防范化解风险等部署均与运营公司业务密切相关。央企改革、创新、发展的各类需求,是运营公司丰富运营手段、创新产品服务的重要动力。运营公司需要加强对央企存量资产盘活、防范化解潜在风险等重点领域政策的分析研判,探讨寻求特色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机遇。
第三,落实国家创新战略,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国资委正在部署推进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聚焦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15个重点产业领域方向,推动加快布局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营公司需要按照上述要求,加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力度,助力锻造央企产业竞争新优势。
第四,用好资本市场发展机遇,提高资本运作效率和效益。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证监会随后召开的2023年系统年中工作座谈会,提出要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等方面综合施策,协同发力。运营公司需要系统谋划推动投资项目退出,合理兑现投资收益;高效开展股权运作业务,提升etf等产品的市场影响力;有效发挥上市平台公司功能,助力央企完善和优化产业链布局;加强人民币汇率走势研判,有效降低海外投资汇兑风险。
(国新咨询)
免责声明
本文的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文章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概不负责。文章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新资讯,且不得对文章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 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运作模式及持仓分析2023-08-03
- 2023年6月中央企业债券市场分析2023-07-25
- 同业存单利率分析框架与财务公司配置策略2023-07-12